遮阳棚尺寸计算需结合安装场景(墙面 / 地面 / 移动) 和核心覆盖需求,按 “基础尺寸(覆盖区)+ 余量(容错 / 功能)- 限制(障碍物 / 承重)” 的逻辑推导,具体方法如下:
一、墙面安装类(阳台 / 门头):按 “固定宽度 + 伸出长度” 计算
这类遮阳棚依托墙面固定,尺寸核心是 “不超墙面可用空间,且覆盖目标区域”,公式和步骤如下:
核心公式
棚体宽度 = 墙面可固定宽度 - 5~10cm(预留安装容错,避免墙面不平整导致装不下)
伸出长度 = 需覆盖区域长度(如阳台护栏外 / 门头门前的距离,无需额外加量,避免抗风差)
安装高度 = 地面到棚底距离(≥220cm,避免碰头)
示例计算
若阳台墙面可固定宽度 300cm(无障碍物),需覆盖到护栏外 80cm:
棚体宽度 = 300cm - 5cm = 295cm(预留 5cm 容错)
伸出长度 = 80cm(刚好覆盖到护栏外,不浪费)
安装高度设为 240cm(满足站立需求)
二、地面独立类(庭院 / 摊位):按 “覆盖区尺寸 + 预留空间” 计算
无墙面依托,需兼顾 “覆盖目标区域” 和 “人员活动空间”,避免拥挤或浪费。
核心公式
棚体长度 = 目标覆盖区长度 + 30~50cm(预留行人 / 操作空间,仅覆盖固定物体如桌椅时可只加 10cm)
棚体宽度 = 目标覆盖区宽度 + 30~50cm(同理)
棚体高度 = 内部使用高度(坐人≥200cm / 站立≥240cm)
示例计算
若庭院需覆盖 120cm×80cm 的桌椅区,且需留走路空间:
棚体长度 = 120cm + 40cm = 160cm(两侧各留 20cm 走路)
棚体宽度 = 80cm + 40cm = 120cm(同理)
棚体高度设为 240cm(满足站立取物需求)
三、移动类(车载 / 露营):按 “收纳限制 + 覆盖需求” 双向计算
需同时满足 “使用时覆盖足够” 和 “收纳时能放下”,避免尺寸冲突。
核心公式
展开后尺寸 = 目标覆盖区尺寸 + 10~15cm(如车窗覆盖需比车窗大 10cm,确保挡光)
收纳后尺寸 ≤ 存放空间尺寸(如后备箱长 80cm,则收纳后棚体长度需≤75cm,留 5cm 容错)
示例计算
若车载遮阳需覆盖车窗 140cm×70cm,后备箱可放 70cm×30cm×20cm:
展开后尺寸 = 140cm+10cm × 70cm+10cm = 150cm×80cm(完全覆盖车窗)
收纳后尺寸需≤70cm×30cm×20cm(告知商家,确保能放进后备箱)
四、3 个关键限制条件(避免算错)
抗风限制:软质面料棚(如帆布 / PVC)单棚宽度建议≤4m、伸出长度≤1.5m;超过则需分棚拼接,否则抗风差。
承重限制:阳台 / 墙面安装时,若选钢结构支架 + PC 板,需确认安装点承重≥50kg/㎡,尺寸过大(如宽度>5m)可能超重。
障碍物限制:若墙面有窗户 / 空调外机,棚体宽度需避开障碍物,如窗户占墙面 100cm,则棚宽需≤墙面总宽 - 100cm-10cm(留 10cm 间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