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材的抗紫外线性能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这是材料在长期光照、温度变化等环境因素作用下的自然老化过程,只是不同类型膜材的下降速度和幅度差异较大。
1. 性能下降的核心原因
膜材抗 UV 性能的衰减,本质是其内部结构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了化学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涂层老化分解:抗紫外线的关键在于膜材表面的功能性涂层(如 PVDF、PTFE 涂层)。长期紫外线照射会破坏涂层的分子结构,导致涂层逐渐变薄、粉化或脱落,失去对基材的保护作用。
基材强度流失:当涂层失效后,紫外线会直接穿透至内部基材(如聚酯纤维、玻璃纤维),导致基材纤维发生降解、断裂,进而使膜材整体的抗拉伸、抗撕裂性能同步下降,同时可能伴随颜色发黄、外观变脆等现象。
2. 不同膜材的性能下降速度对比
下降速度主要由膜材本身的材质和涂层工艺决定,差异非常显著:
PVC 膜材:下降速度快。基础款 PVC 膜材无特殊抗 UV 涂层,通常使用 3-5 年后,抗 UV 性能就会明显衰减,表面开始发黄、变硬,10 年左右基本失去有效抗 UV 能力,需更换。
PVDF 膜材:下降速度较慢。表面的 PVDF 涂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正常使用下,前 10-15 年抗 UV 性能衰减幅度较小;15 年后涂层开始缓慢老化,20 年左右性能下降至需维护或更换的水平。
PTFE/ETFE 膜材:下降速度极慢。PTFE 涂层和 ETFE 基材本身化学稳定性极强,能长期抵御紫外线侵蚀,通常 20-25 年内抗 UV 性能衰减不超过 20%,部分优质产品甚至可维持 30 年以上的有效抗 UV 能力。
3. 延缓性能下降的关键措施
虽然衰减不可避免,但通过合理维护可显著减缓下降速度:
定期清洁:每半年至 1 年清理膜材表面的灰尘、鸟粪等污物,避免污物与紫外线共同作用加速涂层老化。
及时修复损伤:发现膜材表面有小划痕、涂层破损时,及时用专用修补剂处理,防止破损处成为紫外线穿透的 “突破口”。
避免额外损伤:禁止在膜材附近使用强腐蚀性清洁剂,同时避免尖锐物体刮擦膜面,减少涂层提前破损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