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心设计目标与挑战
陶瓷基板COB载具主要用于芯片贴装(Die Bonding - 共晶/银烧结)、引线键合(Wire Bonding)、光学检测和老化测试等关键制程。
超高温稳定性:共晶焊接或银烧结工艺温度远高于普通SMT,通常在250°C - 350°C之间。载具材料必须在此温度下长期工作而不变形、不退化、不释放污染物。
的热管理:既要能在高温工艺中快速升温(热容量小),又要能在测试中散热(导热性好),设计矛盾突出。
超高精度与平整度:陶瓷基板本身非常平整,载具的平整度必须更高,以确保芯片焊接和键合的均匀性,精度常要求在±5μm以内。
化学惰性与超高洁净度:载具不能与助焊剂、烧结膏等发生任何反应,不能释放任何可能污染焊点或芯片表面的气体和颗粒。
抗热震性(Thermal Shock Resistance):必须能承受反复的急剧升温和冷却。
2. 关键设计要素与技术方案
2.1 材料选择:耐高温是首要前提
普通铝合金和工程塑料在此完全失效。可选材料梯队如下:
材料使用温度特点与应用建议石墨(Graphite)>500°C(真空/惰性气体)选择之一。***的热稳定性、高导热、低热容、CTE小。但在空气中易氧化,需在氮气氛围或真空环境下使用。碳化硅(SiC)>1600°C性能之选。硬度高、导热性好(~270 W/m·K)、化学性质***稳定。但成本极高、加工难度***。殷钢(Invar)~400°CCTE极低(~1.6×10??/°C),可确保与陶瓷基板在热胀冷缩时同步,避免应力。但重量大、成本高。钛合金(如TC4)~500°C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导热性较差(~7 W/m·K),适合作为结构件而非直接接触热源。高温合金(如因康镍合金Inconel)~1000°C高温强度极好,但重量大、成本高、加工难,通常用于***环境。
结论:对于大多数高温COB工艺,【高纯度等静压石墨】是性价比和性能综合的选择。
2.2 真空吸附系统
精细真空孔设计:使用激光钻孔加工出微米级的吸附孔阵列。孔位需避开基板下方的敏感电路和焊盘。
多区域独立控制:将真空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型独立单元,允许同时放置不同尺寸的陶瓷基板,提高设备利用率。
高温密封:在真空槽内嵌入高温硅胶条或石墨箔作为密封材料,替代常温下的橡胶密封圈。
2.3 定位与对位
机械定位:使用精密陶瓷销(如氧化锆ZrO?)或碳化硅销作为定位针。它们硬度高、耐磨、耐高温且绝缘。
光学对位:在载具上加工或镶嵌高对比度的耐高温对位标记(Fiducial Mark),如铂金(Pt)或铬(Cr)镀层标记。键合机的视觉系统通过识别这些标记来建立坐标系。
2.4 热管理策略
对于封装工艺(如共晶焊):
载具设计应低热容(如采用薄板设计),以便能跟随加热台的温度变化快速升温,减少工艺周期。
对于测试工艺(老化测试):
必须集成主动水冷系统。可在石墨载具底部镶嵌或焊接一个不锈钢或铜合金水冷板。
关键:必须使用高温钎焊或电子束焊接等工艺将石墨与水冷板连接,确保在热循环下不会开裂或泄漏。
2.5 表面处理与洁净度
石墨表面涂层:为防止石墨掉粉污染环境,可在其表面沉积一层热解碳(Pyrolytic Carbon)或碳化硅(SiC)涂层。这能密封表面孔隙,形成极硬、极光滑、化学惰性的保护层。
精密抛光:所有工作面需经过精密抛光,达到镜面级光洁度(Ra <0.1μm),减少颗粒吸附和粘附。
3. 典型应用场景工作流程(以共晶焊为例)
准备:在氮气保护环境中,将涂有共晶焊料的陶瓷基板通过真空吸附固定在石墨载具上。
放置:通过精密陶瓷定位销和机器视觉,将LED芯片***放置在每个焊盘上。
工艺:将整个载具传送至共晶焊炉(回流炉或真空共晶炉)中。
加热:在氮气或真空氛围下,按工艺曲线加热至共晶温度(如280°C)以上,焊料熔化形成合金,实现芯片与基板的牢固连接。
冷却:完成后冷却至室温。
转移:将完成固晶的基板从载具上取下,进入下一道键合工序。
4. 总结:陶瓷基板载具的特殊性
陶瓷基板COB载具是材料科学和精密工程在***条件下的体现。
特性普通金属基板COB载具陶瓷基板COB载具工作温度室温 ~ 150°C250°C ~ 350°C+核心材料铝合金高纯度石墨、碳化硅、殷钢工作环境空气氮气(N?)、真空(Vacuum)、甲酸气体精度要求±10-25μm±1-5μm洁净度高超高(半导体级)
结论:
这类载具的设计和制造门槛极高,其选择严重依赖于具体的封装工艺和氛围要求。石墨载具是高温、高精度应用的主流选择,但必须注意其使用的大气环境。通常需要与专业的高温治具供应商合作,他们不仅提供产品,更能提供整套的工艺氛围解决方案。热仿真(FEA)和气流仿真(CFD)对于设计其加热和冷却过程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