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书本再加工成纸的过程是一个将废纸转化为再生纤维,终制成新纸张的循环利用过程,涉及多个精细环节。以下是具体流程的详细拆解:
一、预处理:去除杂质,分类整理
废旧书本回收后,首先需要进行预处理,目的是清除影响后续加工的杂质,确保原料纯净。
分类筛选:人工或机械筛选出符合回收标准的书本(剔除严重油污、潮湿发霉、装订线 / 封面含大量塑料 / 金属的书本,如精装书的硬壳封面可能需要单独剥离)。
去除非纸成分:
人工拆除书本的金属订书钉、塑料封皮、胶带等;
对于线装或胶装书本,通过机械分离(如撕扯、碾压)使纸张与装订材料分离。
破碎 / 撕碎:将处理后的书页送入破碎机,破碎成 5-10 厘米的纸片,便于后续浸泡和制浆。
二、制浆:将废纸转化为纸浆
制浆是核心环节,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使废纸纤维分散并去除残留杂质。
浸泡软化:破碎后的纸片放入浸泡池,加入清水浸泡数小时(或通入热水加速软化),使纸张纤维吸水膨胀,初步分离纤维。
机械制浆:将浸泡后的纸浆送入打浆机(如水力碎浆机),通过高速旋转的刀片或叶轮对纸浆进行搅拌、剪切,使纤维进一步分散成单根纤维状态,同时将残留的细小杂质(如油墨颗粒、细小纸屑)初步分离。
净化除杂:
筛选:纸浆通过筛网(如圆网、斜筛)过滤,去除未完全破碎的纸片、较大杂质(如小石子、塑料碎片);
净化:利用离心力(如净化机)分离密度较大的杂质(如泥沙、金属碎屑),确保纸浆中无硬杂质,避免损坏后续设备。
三、脱墨:去除纸张上的印刷油墨
废旧书本含有印刷油墨,脱墨是保证再生纸白度和质量的关键步骤(若生产本色再生纸,可省略此步骤)。
化学脱墨:在纸浆中加入脱墨剂(如表面活性剂、烧碱、双氧水等),通过加热(50-70℃)和搅拌,使油墨颗粒从纤维表面脱离并乳化分散在水中。
浮选脱墨:将含油墨的纸浆送入浮选槽,通入空气产生气泡,油墨颗粒因疏水性吸附在气泡表面,随气泡上升至液面形成泡沫,通过刮板刮除泡沫,实现油墨与纤维的分离。
洗涤脱墨:对于残留的细小油墨颗粒,通过多次水洗过滤,进一步降低纸浆中的油墨含量,提升纸浆白度。
四、纸浆漂白(可选)
若需生产高白度再生纸,需对脱墨后的纸浆进行漂白:
常用漂白剂为双氧水(环保型),在碱性条件下通过氧化作用破坏残留色素,提高纸浆白度;
避免使用传统含氯漂白剂(如氯气),减少环境污染。
五、抄纸:将纸浆转化为纸张
抄纸是将纸浆通过成型、脱水、干燥等步骤制成纸张的过程。
调浆:在纸浆中加入适量清水稀释,控制纸浆浓度(通常为 0.5%-1%),并根据需求添加辅助剂(如淀粉增加强度、施胶剂提高抗水性)。
成型:纸浆通过流浆箱均匀喷洒到移动的网布(如铜网或塑料网)上,水分通过网布的缝隙初步过滤,纤维在网布上形成湿纸页。
脱水:湿纸页进入压榨部,通过辊子挤压进一步去除水分,使纸页厚度减小、密度增加,同时纤维之间结合更紧密。
干燥:压榨后的湿纸页(含水量约 50%)进入干燥部,通过蒸汽加热的烘缸或热风干燥机烘干,使水分降至 8%-10%,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干纸页。
压光与卷取:干燥后的纸张经过压光机的辊子碾压,使表面更光滑、厚度更均匀;后通过卷纸机卷成大纸卷,完成初步成型。
六、后加工(根据需求)
裁切:将大纸卷根据成品规格(如 A4、书籍开本)进行裁切;
复卷:对于需要不同长度的纸张(如卫生纸、包装纸),进行复卷处理;
加工特殊纸张:若生产瓦楞纸、牛皮纸等,还需进行层合、施胶等额外工艺。
流程核心意义
废旧书本再生造纸的核心是通过纤维回收 - 净化 - 重组的过程,实现资源循环。与原生纸生产相比,可节约 70% 以上的木材、40% 的水和大量能源,同时减少 30% 以上的污染物排放,是环保与资源利用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