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防治服务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服务,涵盖从前期检测、预防到后期灭治、监测的全流程,具体内容可根据服务场景(新建房屋、既有建筑、绿化区域等)和需求分为以下几类:
一、前期检测与勘察
蚁情调查与评估
现场勘查:通过专业工具(如白蚁探测仪、红外检测仪)和经验判断,确定白蚁种类(如乳白蚁、散白蚁、土白蚁等)、巢穴位置、活动范围、侵害程度(如木材受损等级、蚁路分布)。
环境分析:评估周边环境(如土壤湿度、植被情况、建筑结构漏洞)对白蚁滋生的影响,识别潜在入侵风险点(如地基缝隙、管道周边、木材堆放区)。
出具报告:提供详细的蚁情调查报告,包括白蚁种类、侵害范围、风险等级及针对性防治建议。
监测装置部署(预防与监测结合)
在重点区域(如建筑地基周边、绿化带、木材仓库)安装白蚁监测装置(如地下型监测盒、地表诱饵站),定期检查装置内白蚁活动情况,提前预警入侵风险。
二、白蚁预防服务(新建 / 改建 / 扩建项目)
针对新建房屋、厂房、市政工程等,通过提前干预降低白蚁入侵概率,核心是构建 “物理 + 化学” 防护屏障:
地基与土壤处理
对建筑地基土壤、基础墙体、地下管线周边进行化学药剂喷洒或灌注,形成持续有效的防蚁毒土层,阻止白蚁从地下入侵。
对回填土、砂石等建材进行检查和处理,避免携带白蚁卵或成虫。
木材预处理
对建筑中使用的木构件(如门窗、地板、梁柱)进行浸泡、涂刷或熏蒸处理,使其具备抗蚁性,防止白蚁直接取食。
管线与缝隙防护
对水电管线穿墙孔、通风口、墙体缝隙等潜在入侵通道,采用物理封堵(如金属网)或化学药剂处理,切断白蚁迁移路径。
监测维护
定期检查预防区域的防护效果,对监测装置进行维护,及时补充药剂或调整防护措施,确保长期有效。
三、白蚁灭治服务(既有建筑 / 受侵害区域)
针对已发生白蚁侵害的场景,采取灭治措施,杀灭现有白蚁并清除巢穴:
化学灭治
药剂喷洒:对蚁路、蚁巢周边及受侵害木材表面喷洒触杀性或胃毒性药剂(如联苯菊酯、),直接杀灭活动白蚁。
粉剂熏蒸:在白蚁聚集处投放熏蒸性粉剂,利用白蚁互相清洁的习性,让药剂在蚁群中扩散,达到全巢灭杀效果。
液体灌注:对木材内部、墙体空洞、土壤中的巢穴进行高压药剂灌注,深入杀灭隐蔽白蚁。
诱饵诱杀
在白蚁活动区域放置含低毒缓释药剂的诱饵(如纤维素饵料 + 杀虫剂),白蚁取食后将毒素带回巢穴,通过 “trophallaxis(交哺行为)” 传递给蚁后、工蚁和幼蚁,实现全巢消灭,适用于难以定位巢穴的场景。
物理与生物防治
物理清除:直接拆除严重受损的木材构件,人工挖除可见蚁巢,或使用高温(如热烟雾机)、低温(干冰)处理局部白蚁聚集区。
生物防治:在特定场景(如绿化区域)引入白蚁天敌(如寄生蜂)或病原微生物(如白僵菌、苏云金杆菌),通过生态手段控制白蚁种群(较少用于室内)。
局部应急处理
针对木门框、木地板、木楼梯、家具等局部受侵害部位,进行针对性灭治(如注射药剂、更换受损木材),快速控制白蚁扩散。
四、后期监测与维护
定期复查
灭治或预防后,按约定周期(如 3 个月、6 个月)复查,检查是否有新的白蚁活动迹象,评估防治效果。
对监测装置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及时更换诱饵或药剂,确保长期监测有效性。
防护加固
对建筑结构的漏洞(如墙体裂缝、管道松动)进行修补,对易受侵害的木材进行二次防腐处理,减少再次入侵风险。
客户培训与建议
向客户提供白蚁防治知识培训,指导日常维护(如保持环境干燥、避免木材长期接触土壤、定期清理杂物),降低复发概率。
五、特殊场景服务
绿化与园林白蚁防治:针对树木、草坪、绿化带中的土白蚁、大白蚁等,采用根部施药、诱饵诱杀、土壤改良等方式,保护植被不受侵害。
文物建筑白蚁防治:采用低毒、环保的防治技术(如惰性粉剂、物理屏障),在不损伤文物的前提下,灭治和预防白蚁。
仓储与工业场所防治:对仓库、粮库、木材加工厂等,通过环境治理、药剂熏蒸、监测预警等手段,防止白蚁损坏货物或设备。
总之,白蚁防治服务的核心是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根据不同场景和白蚁种类制定个性化方案,兼顾短期灭治效果和长期防护需求,同时注重环保与(尤其是室内、食品场所等敏感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