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方法
看纸张:不同时期的纸张在质地、颜色、纹理等方面有所不同。如唐以前的纸多为麻纸,质地粗糙但坚韧;宋纸多以树皮为原料,纸质细腻、纤维均匀。通过观察纸张的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古籍的年代范围。
审字体:各个朝代的字体风格各具特色。例如,宋代刻本的字体多为欧体、颜体或柳体,笔画挺拔秀丽;明代中后期的字体则逐渐趋于方正整齐,横细竖粗。字体的风格和写法可以为古籍的鉴定提供重要线索。
查版式:版式包括版框、行款、书口等方面。不同时期的古籍在版式设计上有一定的规律。如宋版书的版框多为左右双边或四周双边,行款较疏,书口多为白口;元版书的版框则多为黑口,行款较密。
观装帧:装帧形式是判断古籍年代的重要依据之一。如蝴蝶装流行于宋辽金时期,其特点是书页版心向内对折,版口处粘连;包背装出现于元代,书背用整张纸包裹;线装则在明代以后广泛使用,以线绳装订书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