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设备运转时,零件的配合面要磨损,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初是初期磨损阶段。其实是将表面上高低不平的峰很快磨去,故又称跑合阶段,其次是正常磨损阶段,当表面突出的高点被磨平后,磨损速度就稳定下来,磨损很缓慢。后是急剧磨损阶段。这是由于配合面间隙太大,工作松动所致。此时,磨损率很快升高,配合精度迅速下降,直至损坏。因此我们将正常磨损阶段的终点定为合理磨损极限。从以上情况知,机器磨报到一定程度,就会降低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如对设备合理使用, 精心维护,加强检查,就会延长正常磨损阶段,减少故雌,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延长设备寿命。
(一)设备的合理使用
1.企业在配置流水线设备时.必须精打细算,切勿盲目配置,要考虑增添每台设备,究竟能为企业创造多少财富。务使设备经常保持较高的工作负菏,决不要让它闲置不用,要按照满负荷工作法的精神执行。
2.必须根据设备的结构、性能和技术经济特点来安排加工任务,切勿大机小用,精机粗用及超载运转,否则不但会降低机器寿命,甚至要造成事故。
3.每台设备必须配备合适的操作工人。精密、大型、关键和稀有设备,应由对该设备具有专门技术知识的工人来操作。各种设备尽可能定人定机,凭操作证操作,新工人须通过技术考核,评定合格后方可发给操作证。
4.要重视设备的润滑工作。认真执行润滑的五定(定人、定质、定量、定时、定点);要经常保持油的清洁,按计划换油,要设法改进加油和滤油装置,提高润滑工的效率。
5.建立和健全使用与保养设备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6.注意对流水线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主人翁态度,爱护设备。要经常举办各种技术学习斑,分别对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技术培训。
7经常开展完好设备的竟赛活动,发动群众自检、互检,开展“周检查,月评比”活动。通过检查评比,奖励优胜者,推广他们的经验,对工作较差的进行督促改进。
8.要为设备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也就是要求周围环境清洁、整齐,设备本身要根据结构、性能等各自的特性,安装防尘、防潮、防腐、防冻、防护、保暖、降温等装置,并要求配备必要的测量、 控制、检验、分析和保险用的仪器仪表。这对精密、稀有、复杂的设备尤为重要。
(二)设备的日常管理
设备日常管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验收,登记、建档设备进厂必须进行验收,清点设备的附件和专用工具,登记入账,附机图纸、技术资料必须存档。凡需移交生产使用的设备都须经鉴定验收,按出厂精度标准进行检验,认定合格后,才可交付正式生产使用,设备遇有变动,必须及时记账,要经常保持账、卡物相符。
(2)保管设备不论用或不用,都需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拆用零件。待启用的设备,存放地点要防潮、防尘、防火、防晒,精密机器搬运时,应注意防震。
(3)迁移与转让由于生产上的需要,设备需由一个车间搬往另一 个车间时, 须经设备动力科审查报厂部批准。企业中长期闲置不用的设备应予转让,转让时,设备的附件、辅机以及 有关技术资料和原始记录,应-并移交给调入单位。
(4)封存、借用和租赁对因生产任务不足或生产工艺变动致使设备闲置时,可将设备封存、外借或租赁。设备闲置不用在三个月以上的,应予就地封存。这可由车间提出,经计划调度部门检查平衡,并由设备动力科甫核报厂部批准,由使用部门]负责就地封存,财务部门停止折旧。封存的设备应切断电源,擦拭干净,清点随机附件和专用工具,加以妥善保管,并采取防尘、防锈、防潮等措施,覆盖遮布,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检查,凡连续停用-年以上的封存设备应予以处理。
封存设备如再需使用时,须经有关部门批准会签。启封时,应仔细检查,将情况详细记录。设备出借需经设备动力科同意,厂长批准后,办理手续,借用单位除须交付租金外,还须负责借用期间的维修和负担折旧费。归还时,尚须办理验收手续。设备出租时间较长时,可采用租赁形式,双方订立合同。按合同条款履行权利和义务。
(5)事故处理事故通常分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由于各行业生产工艺不同,装备性质各异,其划分标准不一各工业部门均自有规定。事故发生后,需保持现场,及时通知设备动力科,由该科会同使用部]和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和组织抢修,对重大事故,必须有保卫部门参加,查明原因,追究责任,严肃处理,从中吸取教训,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要做到“三不放过”(即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对重大事故及其处理情况要及时上报有关上级,严禁瞒报、轻报。
(6)制设备管理自制设备转为固定资产,应有技术鉴定,证明其设计合理,无影响工艺、产品质量等问题,并经过一定时期的生产实践验证合格,经有关部门批准,核定出资产价值,同其他设备一样管理。
(7)设备的报废设备因年久、型式过于陈旧,精度低劣、生产效率低、经济上不值得利用改装者,或因攀故造成主要结构严重损坏、无修复价值者,可向设备动力科申请报废。设备动力科会同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等有关人员进行鉴定后,报厂部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