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金额:通常为合同总金额的 5%-10%,像基建工程一般不超过合同总造价的 5%,具体金额由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匹配质保期内可能产生的维修、赔偿成本。
有效期:和质保期紧密挂钩,通常是质保期再加 3 - 6 个月,方便处理质保末期出现的质量问题。不同场景期限有差异,普通工程多为 1 - 3 年,防水等特殊工程可达 5 年,具体以合同约定为准。
赔付条件:当标的物出现质量问题,申请人未按约定履行更换、维修或赔偿义务时,受益人提交保函原件、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质量问题证明、书面索赔声明等材料,即可向担保机构索赔。
影响费用浮动的关键因素
企业信用与资质:信用评级高、经营稳定且与出函机构有长期合作的售电公司,可享受费率优惠,部分优质企业费率能下浮 30%-50%;而信用一般或首次办理的企业,费率可能会处于区间上限,甚至需额外提供反担保。
保函额度与期限:大额保函(如超 5000 万元)可与机构协商更低费率;期限方面,一年期是常见基准,长期保函(如 2 年及以上)可能有一定折扣,比如一年期年化 1.5%,两年期可能不是简单翻倍为 3%,而是约 2.8%。若保函需后续展期,还会产生 500 - 3000 元 / 次的展期相关费用。
反担保方式:若以存单质押等全额保证金形式提供反担保,费率可能低至 0.1%;若采用信用担保,费率则会大幅提高,可达 3%;房产抵押等方式的费率介于两者之间。
准备齐全核心材料:材料已简化,核心必备的有加盖公章的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招标文件(重点标注保函相关条款页)、投标函、法人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若招标文件有指定保函格式,需提前整理好交给办理机构,避免后续因格式不符返工。
领取保函交付招标人:机构确认费用到账后,会出具电子或纸质保函。投标人领取后,务必核对金额、有效期等关键信息,确认无误后交付。现在多为电子保函,会直接发送至申请人邮箱,可下载后上传至招标平台,或打印后递交,既又能避免邮寄延误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