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施工:复用现有资源,简化施工流程
共享现有基建:智能款亭体优先接入小区、广场已有的水电管网,避免单独开挖布线,节省施工费和材料费(单次可省 1000-3000 元)。
复用闲置场地:选择小区、广场内闲置空地、边角地建设,无需新征场地或大面积改造,减少场地平整、硬化成本。
简化施工工艺:亭体采用模块化拼装设计(比现场焊接节省 30% 施工时间),地面硬化用普通混凝土(比防滑地砖便宜 50%),非核心区域可直接利用原有硬化地面。
广场垃圾分类亭的核心是 “适配人流密集 + 兼顾景观协调 + 保障高频使用”,建设和维护需围绕广场场景特点针对性设计,既满足游客、市民的投放需求,又不破坏广场环境美感。
广场专属运维重点
清洁频次加密:人流高峰(周末、节假日)每 2 小时清洁 1 次投放口和地面,非高峰每日 3 次,避免垃圾残留和异味扩散。
动态清运:高峰时段每 4 小时清运 1 次,非高峰每日 2 次,防止垃圾桶满溢,契合广场高频使用需求。
标识维护:定期检查图文标识(尤其夜光标识),避免褪色、脱落,确保游客快速识别分类标准。
耗材补给:根据广场人流规律定量采购垃圾袋、用品,夏季增加除味剂和防蚊设施投放。
智能高端型:采用 304 不锈钢等高品质主体材料,配备光伏供电系统、触屏交互终端、人脸识别、积分兑换一体机等智能化设备,同时在外观设计和工艺上更为精细。其建设成本较高,一般在 2 万元以上,部分高端定制的甚至可达数十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