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损伤部位的 “耐受度”
感受损伤部位(如腰、膝、肩)是否有基础酸痛或僵硬感。若当天疼痛指数超过 3 分(10 分制),或处于损伤急性期(如腰突发作期、膝关节炎期),直接停止使用器材,优先休息;若仅轻微僵硬、无明显疼痛,可尝试低强度活动。
控制动作幅度:不超过 “无痛范围”
动作幅度以 “损伤部位无酸痛、无牵拉感” 为限,例如:
用太空漫步机时,踏板前后摆动角度不超过 30°(常规建议 45°),避免膝关节过度伸展;
用压腿架时,腿部抬起高度以 “大腿后侧有轻微拉伸感” 即可,不追求 “贴到身体”,防止腰部代偿。
无论使用哪种器械,都需遵守以下规则,降低受伤风险:
使用前检查:每次使用前查看器械是否有松动、损坏(如螺丝脱落、部件断裂),若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使用,避免器械故障导致意外。
做好热身准备:正式训练前进行 5-10 分钟热身,如慢跑、关节环绕、动态拉伸,让肌肉和关节活动开,减少拉伤、扭伤概率。
控制运动强度: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动作和力度,初学者从低强度、短时间开始,逐步适应,避免盲目追求高强度导致肌肉劳损。
注意动作规范:严格按照正确方法操作,不做超出器械设计范围的动作(如在漫步机上大幅度跳跃),避免因动作变形引发损伤。
关注身体信号:运动中若出现头晕、恶心、关节疼痛等不适,需立即停止休息,切勿强行坚持;运动后可进行静态拉伸,帮助肌肉恢复。
遵守使用秩序:多人使用时排队等候,不抢用、不干扰他人,尤其在使用单杠、双杠等需高空动作的器械时,确保周围无无关人员,避免意外碰撞。
特殊人群注意:儿童需在成人陪同下使用,选择适合身高和力量的器械(如儿童专用漫步机);老年人、孕妇或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的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器械,避免剧烈运动。
清洁与外观维护
用清水搭配中性清洁剂(如洗洁精)擦拭器械表面,去除灰尘、油污和污渍,避免使用强酸强碱清洁剂(如洁厕灵),防止腐蚀金属或塑料部件。
清理器械周围环境,如清除底座周围的杂草、碎石、积水,避免积水渗入地基导致部件生锈,或杂草缠绕活动部件影响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