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功能适配
基础配置:必备 “分类指引牌”(图文 + 颜色标注,字体≥28 号)、照明(LED 灯,晚上 6 点 - 早 8 点自动开启)、地面防滑垫(避免雨天湿滑);部分小区会增设洗手池(靠近投放区,带按压式水)、临时挂钩(方便居民挂垃圾袋)。
空间预留:若小区推行 “定时投放”,需在亭旁预留≥2㎡的等候区;若有 “积分兑换” 需求,可预留小型设备安装位(如扫码积分机)。
优化硬件与布局,减少投放阻碍
合理增设点位:按 “步行 3 分钟内可达” 原则布局,老旧小区可在每 2-3 栋楼之间设 1 个点,避免居民因距离远放弃投放。
适配居民习惯:针对上班族 “早出晚归” 特点,延长亭体照明时间(如早 5 点 - 晚 11 点);针对老人 “看不清、操作难”,投放口字体放大至 30 号以上,感应 / 脚踏装置灵敏度调至适中,避免用力踩踏或频繁误触。
解决 “一米” 问题:在单元门口设 “临时分类收集袋存放点”,方便居民提前在家分好、拿袋直接投;亭内配备备用垃圾袋,避免居民忘带袋时无法投放。
智能设备专项维护(每月 1 次)
功能测试:测试扫码 / 人脸识别功能、满溢报警系统是否正常,检查网络连接、电源接口是否稳定,确保数据记录不中断。
软件更新:定期更新积分系统的软件版本,清理设备缓存,避免因系统卡顿影响居民使用。
功能配置
投放口:按 “四分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设置,尺寸适配垃圾类型(如厨余垃圾口偏大防漏,有害垃圾口带锁防误投),开启方式以脚踏式、感应式为主,减少手触污染。
辅助功能:基础款带防雨顶棚、通风百叶;进阶款增设洗手池、清洁工具储物柜;智能款配备满溢报警、扫码积分、监控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