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经常能听到有人骑着摩托车或三轮车在村里吆喝着"高价收头发"。只要"咔嚓"一剪子下去,就能得到几十甚至上百块钱。
这些被高价回收的长头发,都去哪儿了呢?有人说它们被做成了酱油,这是真的吗?下面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头发回收利用
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理发店和美容院每天都在产生数量惊人的废弃头发。这些头发若是任其焚烧处理,不仅浪费资源,还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加剧环境污染。
头发的妙用,远不止于此。它还是提取氨基酸的重要来源。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蕴含着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将头发进行水解,就能得到氨基酸,用于化妆品、药品的生产,当然,这个过程肯定是做了无菌化处理了的。
而且它在工农业生产中,也能大显身手。比如,将头发粉碎后,和其他材料混合,经过高温高压处理,就能制成吸音、隔热性能优异的毛毡。这种毛毡,常被用于建筑、汽车等领域,有效降低噪音和能耗。
原来,滨南子是一个名为"Matter of Trust"的非营利组织的成员。这个总部位于旧金山的组织,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60多个据点,致力于在人类与生态间寻找平衡,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
他们的"魔法"之一,就是将收集来的头发废料压实,制成厚约2.54厘米、宽约83.82厘米的方形垫子,用于清理油污。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的环境科学家Megan Murray在2018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由于头发表面积极大,用它制成的吸油垫,每克头发能吸附0.84克原油,远超常用的塑料聚丙烯。
比如生活中就经常有人说,那些被高价收购的长发,都被拿去做酱油了;还有人说,市面上的假发套都是用不干净的头发做的,戴在头上不卫生。
面对这些小道消息,我们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一概否定,而是要擦亮眼睛,用事实和常识来加以甄别。
先说"头发酱油"的传言。不少人听信谣言,认为酱油厂为了降低成本,会用头发提取氨基酸来制作酱油。
这种说法,着实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要知道,头发虽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要从中提取氨基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