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矿山废水(AMD)因含高浓度硫酸、重金属离子(如铁、铜、铅),若处理不当会酸化土壤、污染水体,破坏生态环境,还可能腐蚀处理设备。要实现合规处理,需重点关注以下核心事项,规避处理风险。
首先,调节 pH 值是基础。酸性废水 pH 多低于 3,处理前需投加石灰、氢氧化钠等中和剂调节 pH 至 6-9,既要避免中和剂投加不足导致后续工艺无法正常运行,也要防止投加过量造成药剂浪费与污泥量激增。建议搭配在线 pH 监测仪,实时调整投加量,确保中和效果稳定。
其次,重视重金属针对性去除。单一中和难以彻底去除所有重金属,需根据废水成分补充处理:含亚铁离子的废水,可先曝气氧化为易沉淀的三价铁,再通过混凝沉淀去除;含镉、汞等难处理重金属,需投加硫化钠、螯合剂等,形成稳定沉淀物,避免重金属二次溶出。
再者,选择适配的处理工艺。若废水重金属浓度低、水量小,可采用 “中和 + 混凝沉淀 + 过滤” 工艺;若浓度高、成分复杂,需搭配离子交换、膜分离等深度处理技术。同时,工艺设计需考虑矿山废水水量波动大的特点,预留调节池容积,避免冲击负荷影响处理效果。
另外,污泥处置不可忽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污泥属于危险废物,需经脱水干化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严禁随意堆放或填埋,防止重金属渗透污染土壤与地下水。
,建立长效监测与运维机制。定期检测进水水质、处理环节参数及出水指标,记录运行数据;定期检修设备,尤其是泵体、管道等易被酸性废水腐蚀的部件,确保处理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真正实现酸性矿山废水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