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要求
摄影:主要关注相机的参数设置,如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等,以确保拍摄出清晰、曝光准确且具有艺术效果的照片。
摄像:除了考虑相机参数外,还需要考虑帧率、分辨率、镜头的稳定性等,同时涉及到后期的剪辑和编辑,使整个视频作品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设备差异
摄影:主要使用相机,镜头种类丰富,如定焦镜头适合拍摄背景虚化、主体突出的照片,广角镜头适合拍摄宏大场景。
摄像:常用摄像机,具备长时间稳定拍摄的功能,有更好的防抖性能,视频格式和帧率设置更丰富,能满足不同场景的拍摄需求。
活动跟拍是对各类线下活动(如会议、发布会、展会、沙龙、庆典等)的全程视觉记录,核心价值在于客观留存流程、捕捉关键信息、传递活动氛围,终产出的照片与视频需适配活动复盘、品牌宣传、参与者纪念等多元场景。相较于年会这类固定流程的活动,通用活动跟拍更强调 “灵活性” 与 “场景适配性”。
场地与流程勘察:提前解决 “技术痛点”
场地踩点(提前 1 天):
光线评估:确认舞台 / 讲台光线是否充足(避免逆光导致人物黑脸)、观众区 / 展区是否昏暗(需提前准备补光设备)。
拍摄点位:标记 “核心机位”(如签约台侧面、演讲台正前方)、“移动机位”(如展区动线、互动区角落),确认是否有 “拍摄死角”(如柱子遮挡、层高过低)。
基础保障:确认电源位置(供摄像设备续航)、网络状况(现场传片需稳定 WiFi)、场地通道(避免拍摄时阻碍人流)。
流程梳理:
若有彩排,全程跟进记录 “流程节奏”(如演讲时长、环节衔接间隙),标记 “高价值瞬间”(如产品开箱、嘉宾握手、观众鼓掌)。
无彩排则让主办方提供 “详细流程表”,用不同颜色标注 “必拍项(红)、重点项(黄)、常规项(黑)”,避免现场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