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尺寸顺义组工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的要求,干部人事档案盒规格按照 A4 纸型相应调整,分为 310×225×25mm、310×225×35mm 和 310×225×45mm 三种。卷盒设 3 个装订立柱,装订立柱中心距左边内沿 15mm,下装订立柱距卷盒底边 54mm,中间装订立柱距上、下装订立柱(从装订立柱中心算起)83mm,装订立柱直径为 4mm。卷盒背脊标签规格相应调整为 310×22mm、310×32mm 和 310×42mm 三种。
作用意义
干部人事档案盒能够对干部的履历、自传、鉴定、考核、任免、奖惩等材料进行统一收纳和整理,使档案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便于档案的查阅、利用和保管,对于干部的选拔、任用、培养以及历史资料的留存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用与意义
监督载体:通过系统化归集廉政材料,直观反映干部廉洁从业情况,为日常监督、专项检查提供 “手资料”,助力及时发现廉政风险。
考核依据:在干部提拔任用、评先评优、职级晋升等工作中,廉政档案盒内的材料是 “廉政审查” 的核心依据,可有效防止 “带病提拔”“带病评优”。
历史留存:作为干部廉洁从业的 “历史记录”,廉政档案盒可长期留存,为后续追溯干部廉洁表现、开展警示教育提供重要支撑,同时也是机关单位廉政建设的 “存档凭证”。
管理主体与流程:“纪检主导” vs “人事主导”
廉政档案盒:管理主体以纪检监察部门为主,流程更侧重 “监督闭环”—— 材料收集(纪检监察部门主动归集,如信访核查后同步归档)、查阅审批(需纪检负责人签字,廉政相关工作使用)、移交(干部调离时,廉政档案需随人事档案一并移交,但需单独封装,由接收单位纪检部门对接)。
人事档案盒:管理主体是组织人事部门,流程严格遵循《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 材料收集(人事部门按 “凡提必审、凡进必审” 要求归档)、查阅审批(需单位分管领导签字,用于人事管理相关工作)、移交(干部调动时,人事档案整体密封移交,由接收单位人事部门接收)。
核心差异:廉政档案盒的查阅权限更严格, “廉政监督相关工作”(如纪检部门核查、提拔前审查),严禁用于非廉政用途;人事档案盒的查阅范围更广,可服务于工资、考核、晋升等各类人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