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噪声大
放大器产生的噪声包括交流声、爆裂声、感应噪声和白噪声等。在检修时,首要任务是判断噪声来源,即确定是前级电路还是后级电路的问题。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取下前、后级的信号连接插头,观察噪声是否明显减小。若减小,则故障在前级;否则,在后级。
交流声,其特点是听感低沉、单调且稳定,通常为100Hz的交流哼声。这主要是由于电源部分滤波不良所致,因此需要仔细检查电源整流、滤波和稳压元件是否完好。同时,前、后级放大电路电源端的退耦电容虚焊或失效也可能引发类似交流声的低频振荡噪声。
感应噪声,其成分复杂且刺耳,往往是由前级电路中的转换开关、电位器接地不良或信号连线屏蔽不良所导致。
爆裂声,表现为间断的“劈啪”、“咔咔”声,通常与信号输入插头与插座、转换开关、电位器等接触不良有关,同时需检查耦合电容是否存在虚焊、漏电等问题。后级放大电路则应关注继电器触点是否氧化、输入耦合电容是否漏电或接触不良。此外,后级电路中的差分输入管或恒流管软击穿也可能产生类似电火花的“咔咔”噪声。
白噪声,其特征为无规则的连续“沙沙”声,这通常是由前、后级放大电路中的输入级晶体管、场效应管或运放集成电路的性能不良所导致。在检修时,可以尝试用同规格的元件进行代换以确定问题所在。
5、失真
失真故障通常是由放大级工作点偏移或功放推挽输出级工作不对称所引起。在检修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放大器输出功率与失真的变化情况,来准确判断故障的具体位置。
对于电子管放大器,如果失真的同时输出功率减小,这可能是由于推挽功放中某一放大管衰老、工作点不正确,或是输出变压器局部短路导致工作不平衡。而如果失真的同时输出功率增大,则问题可能出在负反馈电路中的电阻变值、电容失效,或是阴极自生偏压的旁路电容短路。
晶体管放大器在失真方面也有其特点。如果失真随着音量的增大而明显增大,这通常意味着推动级某只晶体管的工作点已经偏移(这种情况常发生在无保护电路的功放中),或是反馈电路中的电容出现问题。而如果失真现象与音量大小无关,则故障可能位于前级放大电路,需要检查各放大管的工作点是否偏移。
此外,集成电路放大器也可能出现失真问题。这通常是由于工作电压异常或功放集成电路内部损坏所导致(特别是在无保护电路的机器中)。
然而,在日常使用中,功放偶尔会出现一些故障。这时,如果掌握一些基本的功放维修技巧,便能迅速应对,保障音响系统的稳定运行。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几种常用的功放维修方法,帮助大家更地了解功放的工作原理与维修要点。
故障四:无声音输出——无声故障通常表现为操作放大器时,各功能键状态显示正常,但无法输出信号。在检修过程中,对于配备保护电路的放大器,首要任务是观察开机后保护继电器的动作情况。若继电器无反应,需进一步测量功放电路的中点功放和过流检测电压的状态,同时关注输出电压是否偏离正常范围。一旦发现中点输出电压偏移或过流检测电压异常,便可判断功率放大电路存在问题,此时应深入检查正、负电源的稳定性。若正、负电源无异常,则需进一步审视功放电路中的各个放大管是否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