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步骤与自检方法:
1. 故障诊断:先检查连接电缆和输入源,确保无误。我曾遇到过因为信号线松动导致无声的情况,重新接好就解决了。
2. 拆解检查:拆开外壳,查看内部元件,特别是电源模块和功率放大模块。
3. 测试与测量:用万用表测电源电压,确保正常。再测试功放输出,观察波形是否失真。
4. 更换元件:发现损坏元件,如电容、二极管等,及时更换。记得选用规格型号相匹配的替换件。
5. 重新组装测试:维修完成后,重新组装并进行测试,确保一切正常。
万用表测量法则是定位故障的利器。当确定故障大致部位后,利用万用表对电压、电阻、电流进行测量。比如,测量电源输出电压,若电压异常,可能是电源模块出现问题;测量功放管的电阻值等参数,若参数偏离正常范围,功放管大概率损坏。
针对不同的故障现象,还有具体的排查处理方法。例如,声道不平衡时,要着重检查声道对应的运放、电位器等元件;声音失真,需检查功放管、电容等。
音响功放的维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根据不同故障现象排查问题,再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掌握这些维修方法,能在遇到音响功放故障时,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让音响系统恢复良好的工作状态。
电子管要比晶体管的噪声大?
电子管优于晶体管。首次出现时的晶体管的失真特性与电子管有很大不同。一旦超出了它们的输出范围,所有一切都会立刻改变,失真程度会迅速增加。
100瓦、0.05失真的晶体管放大器可能能够输出110瓦功率,但会伴随有35 %的失真。电子管放大器的失真过程更为缓慢而柔和,通常会产生第二和第四次谐波-会让声音效果更好。
MOSFET晶体管的新品种产品能够模拟这种失真,缩小差距。有了新品种的计算机模拟放大器,以及一些新的DSP芯片后,电子管与晶体管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
电子管要比晶体管的噪声大。不,这取决于电路。如果你愿意花时间,你完全可以建立一个有超低噪声的电子管电路。
同样让我们摆脱掉所谓电子管不能再现高频的荒诞说法。多年来,电子管始终支配着兆赫范围内的高频。相对于电子管来说,晶体管的主要优点在于散热少,不易受到冲击和震动的影响,而且现在来看,它也更为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