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放内容
党支部层面:包括党支部委员名册及分工情况、党员花名册、换届选举材料、党务工作目标与总结、党员教育计划、“三会一课” 及主题党日活动材料、党员发展和转正材料、入党积极分子材料、党员日常管理材料等。
党委层面:涵盖党组织设置分布情况、党委委员任免文件、党委会议记录、重大决策文件、党员与干部管理材料、党风廉政建设材料、党费与党建经费管理材料、上级文件与汇报材料等。
考虑 “内部设计”:提升分类管理效率
党建档案需按 “类别、年度、支部” 等维度细分,内部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管理效率,优先选择带以下设计的档案盒:
内置分隔板:如分为 2-3 个独立分区,可将同一盒内的 “会议记录”“签到表”“照片资料” 等细分存放,避免文件混乱。
标签索引位:盒内附带可书写的分类标签(如纸质 / 塑料索引卡),或预留索引贴位置,便于标注盒内文件的具体目录(如 “1-3 月支部会议记录”“4-6 月主题党日材料”)。
底部加固设计:大容量档案盒(如厚度 7cm 以上)需底部带加固层(如双层塑料 / 硬纸板),防止装满文件后底部塌陷,保护文件边角。
根据 “保管期限” 选厚度
党建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 “”“30 年”“10 年”,不同期限对应不同盒体强度:
/ 30 年保管:选盒脊厚度 40-50mm、无酸纸定量≥300g/㎡的产品,确保长期堆叠不变形;
10 年保管:可选盒脊厚度 20-30mm、无酸纸定量 250g/㎡的产品,兼顾成本与实用性。
无酸档案盒的使用与维护
禁止装 “超重档案”
单盒档案厚度不得超过盒脊厚度(如 30mm 盒脊多装 30mm 厚的档案),超重会导致盒体变形、盒盖无法闭合,长期堆叠易压损底层档案。
避免 “酸碱接触”
存放时需远离酸性物质(如普通牛皮纸档案袋、未经无酸处理的文件夹),若需分类,内部应使用无酸分隔页,避免不同材质间的酸碱迁移。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每 1-2 年对无酸档案盒进行检查,若发现盒体出现霉变、虫蛀、纸张变脆等问题,需立即更换新的无酸档案盒,并对盒内档案进行干燥、处理(可用干燥箱低温烘干,禁止暴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