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角 通常我们通过计算软件或在资料中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以正南方向为标准,将卫星天线的指向偏东或偏西调整一个角度,该角度即是所谓的方位角.至于到底是偏东还是偏西,取决于接收地与欲接收卫星之间的经度关系,以我们所在的北半球为例,若接收地经度大于欲接收卫星经度,则方位角应向南偏西转过某个角度;反之,则应向东转过某个角度.正南方向用指南针来测定,但是由于地理南极和地磁场南极并非完全重合,所以选好方位角之后还得做一些修正才有可能接收到强的卫星信号.
C波段和Ku波段在同一卫星时,可以采用C/Ku复合高频头同时接收,用切换器切换后,引入卫星电视接收机,这已属多星接收范围.此时的天线应相应大些,如原用1.5m的C波段天线,若采用复合头,则选1.8m为好.当然C波段正馈天线也可用于Ku波段接收,而Ku波段偏馈天线也可接收C波段节目,这里也有一定技巧,限于篇幅,不再多述. 寻星总规律:以本地所在的地理经度为准,与之数值相同的卫星(即正南方卫星)仰角,东西两边仰角减小,呈抛物线趋势,但东西两边又不对称,即东边卫星递减幅度小,而西边卫星递减幅度大,这就是收西边低仰角卫星困难的原因.高频头上都有极化角的刻度值,往西逆时针旋转,往东顺时针旋转.
使天线反射面朝单一方向水平转动,观察电视图像。使捕捉到卫星信号从有到无,从强信号到弱信号转至信号刚好消失,在脚架立术托盘交接处上下画一条直线 与地面垂直作记号,再反转天线,使卫星信号图像在电视机中从弱到强,再从强到弱,转至信号图像刚好消失,在方位托盘记号处向下延伸立柱上画一直,这时立柱上已有两条直线作记号。重复以上步骤反复几次,确认立柱二记号点位置无误后,把方位托盘记号转至立柱二记号点之间的中心线位置,这就是所要调试卫星的方位 角位置。把紧固方位角的螺丝坚固,方位角调试完毕。
无线的设计具有下列特点: 一副收发合一的卫星天线。对于任何一个点波束、发射波束和接收波束将完全重叠(同时,不需要做第二副天线,极大地降低了天线分系统的重量。 新颖的结构设计,达到了收拢状态的小型化和简易、可靠展开的目的。 反射面采用介质薄膜上镀有金属环的频率选择面,它只对工作频率产生谐振而反射,其余则全部通过,消除了金属对金属之间的接触,将使无源交调小。 介质薄膜采用非完全绝缘体材料--氧化铟,其电阻率在10(8次方)Ω左右,从而既保证了静电完全卸载,又保持电磁波的穿透不受影响。 128个馈源,同星上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完美结合,有效保证覆盖区点波束的要求。利用偏馈技术,每8或20个,甚至更多的馈源形成一个波束,总数可形成200-300个点波束。 多点波束,14分贝的波束隔离;大大提高了频率复用的次数(波束数/7),极大地节省了卫星的频率和频带。 点波束的设计,保证了天线的高增益,有效地支持了个人通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