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电视节目信号通过地面天线接收机输入到高频头进行放大变频,将C波段或KU波段信号变换成950~2150MHZ频率的信号。该信号被送入调谐器,在调谐器中进行再放大及二次变频处理。输出36MHZ中频信号,该信号经QPSK(四相相移键控)解调器解出I、Q模拟基带信号,I、Q模拟基带信号经过模拟数字(A/D)变换及QPSK解码、前向纠错(FEC)等处理,输出字节数为8比特的MPEG—2数据流。解复用器完成MPEG—2数据解包作用,分解出音,视频同步控制及其他数据信息。MPEG—2解码器则完成音,视频解压缩、解码等功能,将各和数据信息还原成完整的图像和伴音信号,再经视频编码器,音频D/A变换,输出电视机所需要的模拟音,视频信号。
仰角 仰角是卫星电视天线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正馈天线的轴线很明确,是高频头所在位置与天线中心的连线;偏馈天线的轴线就没那么明确了,我仔细观察了偏馈天线的结构和形状,得出结论:轴线应该与支撑KU头的L型杆基本平行。 极化角 观众所能收视的卫星信号大多采用所谓的线极化方式传送,可以在同一个转发器中传送两个相互垂直且互不影响的两个信号,通常这两个方向为水平(H)和垂直(V)两个方向,由于位于赤道上空的卫星经度与接收地经度一般并不相同,所以卫星发出的水平或垂直极化波到达接收地后极化方向会发生变化,所变化的角度即是所谓的极化角.通常采用的双极化高频头即与此对应,所以在接收不同的卫星时,要转动LNB,即改变极化角以取得的信号.举例讲,欲接收东经76.5度亚太2R某转发器的水平极化信号,在苏州的极化角约为45度,原本高频头上的零刻度应与高频头夹子上的零刻度重合,此时就应将高频头逆时针转过45度(面向锅),此时高频头信号引出线呈水平向右的状态.若接收卫星经度大于接收地经度,则旋转方向变成顺时针!极化角应该事先调节好,待收到卫星电视信号之后,再稍作调整,使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为止。
方位角 通常我们通过计算软件或在资料中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以正南方向为标准,将卫星天线的指向偏东或偏西调整一个角度,该角度即是所谓的方位角.至于到底是偏东还是偏西,取决于接收地与欲接收卫星之间的经度关系,以我们所在的北半球为例,若接收地经度大于欲接收卫星经度,则方位角应向南偏西转过某个角度;反之,则应向东转过某个角度.正南方向用指南针来测定,但是由于地理南极和地磁场南极并非完全重合,所以选好方位角之后还得做一些修正才有可能接收到强的卫星信号.
卫星天线调试完成后,在接收某确定北京安装卫星电视的电视信号时,其方位角、俯仰角基本不动。为消除卫星漂移带来的影响,可以根据实际收测效果,定期或不定期对天线进行微调,以便之始终处于接收状态。为防止卫星天线遭受雷击,天线上方应安装避雷针,在浇筑基座时应使基座与天线一起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必须仔细检查避雷接地系统是否良好。把天线反射面转向正南方向,松开仰角调节杠,让反射面上下调节灵活方便。然后根据所要捕捉的卫星定点的经度和调式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向东或向西一点一 点转动天线反射面来改变反射面的方位。每转动一点方位后缓慢上下调节重复如此直至出现信号,确认是所要接收的卫星节目,然后保持信号强度暂固定仰角,进行下一步方位角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