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徐州房地产模型制作,打造沙盘企业,多角度展现

价格:面议 2025-07-31 08:13:01 0次浏览

概念设计模型

用于设计初期的方案推敲,多为抽象或简化表达,侧重空间关系探索,不追求细节还原。材质较灵活(如卡纸、泡沫、铁丝),可快速修改。

例:设计师用泡沫块搭建的建筑形态模型,用于测试楼栋布局对采光的影响。

技术趋势与创新应用

随着技术发展,房地产模型设计正从 “静态展示” 向 “动态交互” 升级:

3D 打印 + AR:3D 打印物理模型基础上,通过 AR 叠加虚拟信息(如点击窗户显示日照时长);

BIM 全周期模型:从设计、施工到运维,模型关联建筑数据(如某面墙的保温材料参数),实现 “数字孪生”;

VR 沉浸式体验:客户通过 VR 设备 “走进” 数字模型,直观感受户型空间和社区动线。

方案概念模型的核心是 “为创意服务”,流程灵活但需紧扣设计目标:

明确核心概念

先提炼方案的核心诉求(如 “如何解决场地高差”“如何实现人车分流”),模型需围绕这一诉求展开,避免无意义的细节堆砌。

选择表达语言

根据概念特性选择形态、材料和比例:

若概念是 “流动性”,可用曲线造型 + 透明材料;

若概念是 “模块化组合”,可用相同单元的几何体块拼接。

快速搭建与测试

先做小比例草图或迷你原型,测试核心想法是否可行(如用黏土捏出大致形态),再放大制作。过程中鼓励 “边做边改”,通过触摸和观察发现空间问题(如某处通道过窄)。

强化概念传递

用辅助手段突出核心(如用不同颜色标注重点区域,用箭头指示流线),但避免过度装饰 —— 概念模型的 “留白” 反而能引导观者聚焦本质。

城市规划模型的核心功能

空间关系可视化

将文字、图纸、数据中隐含的空间逻辑(如 “职住平衡”“产城融合”)转化为可触摸、可观察的实体,帮助理解各要素(如居住区、商业区、公园)的位置与关联。

例:通过模型直观看到 “高铁站与周边商务区的距离是否合理”“城市主干道是否割裂了居住区与学校”。

方案推演与优化

作为规划方案的 “测试场”,通过调整模型要素(如拓宽道路、增加绿地),模拟不同规划策略的效果,发现潜在问题。

例:在模型中移动工业区位置,测试其对城市下风区空气质量的影响;调整公交站点分布,评估对居民出行效率的提升。

多方沟通与共识构建

打破专业壁垒,让政府、设计师、公众、企业等不同主体基于同一 “空间载体” 讨论规划,减少理解偏差。

例:在旧改项目中,用模型向居民展示 “拆迁范围与新建安置房的位置关系”,比图纸更易获得认同。

城市发展预测

结合人口增长、经济数据等,通过动态模型模拟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城市形态变化(如新区扩张、交通网络延伸)。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3605203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