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层峦叠嶂的重庆,一座总建筑面积达122万平方米的超级交通枢纽——重庆东站正拔地而起。面对深基坑开挖、喀斯特地貌溶洞群、地下立体交叉施工等难题,近百台挖掘机组成“钢铁军团”,那么在这座山城中挖掘机加长臂又会发挥它怎样的作用呢?
重庆东站选址处地质条件堪称“千层饼”:表层回填土、中部砂岩、底部灰岩与溶洞群交织。常规挖掘机在25米深作业时便“力不从心”,而配置18米加长臂的液压挖掘机,通过“阶梯式接力开挖”工艺,将垂直作业深度拓展至52米。施工团队采用“地质雷达+加长臂探挖”组合技术,利用加长臂前端的雷达扫描装置,在开挖过程中实时探测溶洞边界,成功规避17处大型地下空腔风险。在硬岩攻坚阶段,挖掘机加长臂搭载高频破碎锤,工效较传统爆破提高3倍。在高铁轨道层与地铁交汇区,挖掘机加长臂安装激光测距模块,通过液压系统的闭环控制,将混凝土结构边线修整精度控制在±3mm以内,为后续轨道铺设奠定基础。三维扫描数据显示,加长臂施工段的结构垂直度偏差仅为规范允许值的1/3。
挖掘机加长臂在此项目中发挥的优势其实远不止于此,这座立体枢纽的建设已成为中国基建装备与技术融合的典范。从征服硬岩到智控毫米精度,挖掘机加长臂不仅展现了“钢铁之力”,更演绎着现代工程机械与数字技术的深度交响。在这片曾经制约施工的山地中,中国建设者用智慧与匠心,将地理劣势转化为技术突破的跳板,为世界超复杂站房建设树立了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