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啜得趣。品茶不仅可以是人与自然的沟通,而且是很好的社交手段,可以是茶人之间心与心的相互沟通。邀一知己相对品茗,或推心置腹倾诉衷肠,或无须多言即心有灵犀一点通;或松下品茶论弈或幽窗茗吟诗,这些都是人生的乐事,故曰“对吸得趣”。无论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的人,只要有文化底蕴且爱茶,那么他们在对啜品茗中所得的妙趣都是难与俗者言的。
众饮得慧。中国茶道从创始之初对于品茗饮茶的人数就没有任何限制,唐大历九年(74年)春,颜真卿与陆羽、皎然、李尊、裴修、潘述裴循等19位名士聚会,在长兴竹山寺品茗吟诗,喜作联句被载入《水堂集》成为千古美谈。白居易在古稀高龄之后还广邀当时相知的寿星共同品茗,“洛中九老茶会”也在后代茶人中为佳话。众多人相聚品茶必有语言交流,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大众品茗场所能得到很多信息,学到很多书本上所学习不到的知识,同时茶人们相互启迪,有利于增长聪明才智,故曰“众饮得慧”。
古人一句粗茶淡饭便做了总结,或者说茶开始只是因为富含许多有益人体的物质而被发现,因为好喝而被推广而已!更多的只是生活的必需品。仅此而已!这个时候的茶,很简单也很纯粹!对于喝茶的人们而言,茶作用就是止渴,只是觉得觉得它比白开水好喝了许多,或者说喝得更多的是对于健康的期许!这个时候的茶,不就是随手抓一把,丢进茶缸里的茶嘛,田间地头辛苦劳作回来,咕咚咕咚喝上几口,既解渴又满足!随着时间的进展,喝茶的人越来越多了,而喝茶的好处,被越来越多人发现,茶越来越普及,喝茶的概念也就不断地被升华。从质朴纯粹的“喝”变成了“饮”乃至“品”。而这个时候的茶,就已经不是简单的解渴好喝了,它还被赋予了诸多精神、思想层面的东西。当茶叶被冠以文化之名以后,茶就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茶了,茶叶的制作工艺也越来越复杂,茶叶的品类也越来越多样!一片简简单单的树叶被喝出了千般滋味。
随着传统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喜欢喝茶,对茶感兴趣。在此抛出几个知识点,来自我检测一下,你是不是小白?
大红袍是红茶吗?NO.
乌龙茶铁观音是绿茶吗?NO.
乌龙茶安吉白茶是白茶吗?NO.
绿茶君山银针是白茶吗?NO.
黄茶白牡丹是花茶吗?NO.
白茶六(liu)安瓜片还是六(lu)安瓜片?lu安瓜片
什么茶除湿?六堡什么茶刮油?
生普什么茶有升值空间?白茶和普洱
大神们肯定是门儿清,小白们可能会大跌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