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杭州泰仁堂中医陈祺代挂号,免费提供来回交通路线信息

价格:面议 2024-05-30 01:00:01 63次浏览

中脘穴

功能:

一是能调脾胃;

二是能降逆化滞。此穴有调胃和中、补虚、纳谷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

中、西医除了对脾的认识大相径庭外,对于其余四脏单体功能的看法大同小异。如果中医界都同意接受“脾”就是“脾胰”的说法,那么中医老师在讲授中医基础时,就可以对照西医的解剖图,来解释中医的脏腑脏器,做到一图各表,西为中用。从而把中医的五脏具形化,不必再躲躲闪闪,好像中医的脏腑都是虚拟的。

长久以来,中医讲脏象,不讲脏器。因此从不指明五脏六腑的位置、形状、结构和生理组织。此种讲法,在今天的信息化年代,还想延续,是不可能的。若想普及中医,就必须既讲脏象又讲脏器。

心平气和地说,西医对脏器功能的解释,比起中医,要浅显许多,且缺乏整体观念。中医的脏象包含了全息学的要素,很有前瞻性。

肺主气。肺为一身之华盖,朝百脉,司呼吸,负责提供新鲜氧气。另外肺为水之上源,负责通调水道。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故肺为水之上源。

空气的水分会被肺吸收。肺燥会引起咳嗽。肺通过宣发的功能,把水谷之精微疏布到全身;同时把废液宣发成汗,或者肃降成尿,排出体外。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8814883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