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北京有限空间作业证人员出租,因为专业所以信赖

价格:面议 2024-05-31 07:00:01 568次浏览

作业前准备:

1、生产基层单位应会同施工单位针对作业内容开展JSA,制定相应风险防控措施,并将风险和防控措施记录在作业许可证中。

2、作业前30分钟内,对有限空间进行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氧含量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中断时间超过60分钟时,应重新进行分析。

3、取样分析应有代表性、性。容积较大的有限空间,应对上、中、下(左、中、右)各部位取样分析,保证有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氧含量合格。有毒有害物质允许浓度应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的规定。

通风准备:强制通风与自然通风相比,可以有效降低空间内作业人员中毒窒息的风险,同时提升空间内空气质量,对提升人员作业效率、延长作业时间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项工作中应注意空间内气流路线的设计,如果气体可能含有易燃易爆的成分或粉尘,应选择防爆的通风设备。

有足够的照明。有限空间作业一定要有足够的照明,照明灯具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存在可燃性气体的有限空间,所有的电气设备设施及照明还应符合防爆要求。

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标识也是十分必要的,提前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同时明确有限空间现场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监护人员及检测人员的职责,不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进行作业。

着生产标准化工作不断推进,企业在建立、完善生产制度、台账方面已有明显进步。然而,制度建立不等于责任落实。一些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于什么是有限空间、企业存在哪些有限空间、有限空间作业需配备哪些应急器材等基本情况全然不知。例如,某工贸企业将所有涉及“空间”的设备全部辨识为有限空间并张贴警示标志,这种宁错辨一万、不漏掉一个的行为,看似是从严管理,实则是“无知”的体现。再如,有些企业看似风险辨识管控清单、有限空间作业培训签到表、相关考试试卷等资料齐全完备,但仔细检查便发现,台账是应付检查而伪造的,员工对于有限空间作业风险以及作业的基本要求并不了解。如此行事,出事故只是时间问题。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8910771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