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北京有限空间监护操作员租赁,用心只为更好服务

价格:面议 2024-06-26 08:36:01 517次浏览

作业前准备:

1、生产基层单位应会同施工单位针对作业内容开展JSA,制定相应风险防控措施,并将风险和防控措施记录在作业许可证中。

2、作业前30分钟内,对有限空间进行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氧含量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中断时间超过60分钟时,应重新进行分析。

3、取样分析应有代表性、性。容积较大的有限空间,应对上、中、下(左、中、右)各部位取样分析,保证有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氧含量合格。有毒有害物质允许浓度应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的规定。

通信准备: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监护、监控、监管工作都很难落实到直接作业点,从应急的角度来讲,时间启动应急措施的难度也很大,因此可靠连续的通信十分必要,同时在空间内作业人员的通信设备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防爆、防尘等性能。

作业与监护

在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设备符合要求后,作业现场负责人方可安排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作业过程中还应做到实时监测和连续通风。发现异常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撤离有限空间。

作业后清理

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和监护人员应协助作业人员车里有限空间,清点人员和设备,确保有限空间内无人员和设备遗留后,关闭出入口。现场清理后解除作业区域封闭措施,撤离现场。

由于有限空间作业并非大多数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常态,因此部分企业对有限空间作业存在重视不够、放任不管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不想管”和“不会管”两方面。例如尽管有的企业有污水处理池并将之辨识为有限空间,但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开展清污作业,因此也未配备有限空间作业的劳动防护用品、未开展相关应急演练等。由此可见,部分企业并未真正认识到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关于“不会管”,尽管原国家监管总局制定了《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对作业保障、现场管理等做出明确要求,但现实中部分企业并未落实到位。例如,有些企业虽制定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但存在未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作业实际情况不符、防范措施不具有针对性、监护人与作业人为同一人等情况,究其原因,还在于企业管理能力不足。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8910771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