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北京有限空间作业管理,用心服务每一位客户

价格:面议 2024-05-30 10:00:01 446次浏览

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企业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企业应当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以云酷科技的有限空间智慧监测设备为例,通过该设备能够有效做到作业前、中、后期的管理,包括实时的气体检测。当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时,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采取可靠隔断(隔离)措施。必须采取可靠隔断(隔离)措施,将有限空间与其他可能危及作业的管道或其它空间隔离。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应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有足够的照明。有限空间作业一定要有足够的照明,照明灯具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存在可燃性气体的有限空间,所有的电气设备设施及照明还应符合防爆要求。

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标识也是十分必要的,提前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同时明确有限空间现场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监护人员及检测人员的职责,不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进行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与作业人员不懂操作规范有很大关系。一来,不懂如何规范操作。有限空间作业属于危险作业,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作业方案,并对作业人员、监护人员、现场负责人员等进行专项培训。然而,实际工作中,未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培训缺失等情况很常见,作业人员根本不懂什么才是规范的作业流程,“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规定被置若罔闻。例如,某公司在对沉淀池进行清洗作业时,1名员工在未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未佩戴防毒面具的情况下,就直接开展作业,导致中毒死亡。二来,不懂如何规范施救。在未采取可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8910771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