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北京有限空间作业员出租,获得客户高度评价

价格:面议 2024-05-31 04:00:01 450次浏览

通道准备:进入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的重要因素就是进出口有限,因此对进出通道的准备至关重要,设置并保证通道尽可能的便利,不但可能提高作业的效率,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也显得至关重要。

有足够的照明。有限空间作业一定要有足够的照明,照明灯具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存在可燃性气体的有限空间,所有的电气设备设施及照明还应符合防爆要求。

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标识也是十分必要的,提前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同时明确有限空间现场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监护人员及检测人员的职责,不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进行作业。

作业与监护

在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设备符合要求后,作业现场负责人方可安排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作业过程中还应做到实时监测和连续通风。发现异常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撤离有限空间。

作业后清理

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和监护人员应协助作业人员车里有限空间,清点人员和设备,确保有限空间内无人员和设备遗留后,关闭出入口。现场清理后解除作业区域封闭措施,撤离现场。

由于有限空间作业并非大多数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常态,因此部分企业对有限空间作业存在重视不够、放任不管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不想管”和“不会管”两方面。例如尽管有的企业有污水处理池并将之辨识为有限空间,但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开展清污作业,因此也未配备有限空间作业的劳动防护用品、未开展相关应急演练等。由此可见,部分企业并未真正认识到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关于“不会管”,尽管原国家监管总局制定了《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对作业保障、现场管理等做出明确要求,但现实中部分企业并未落实到位。例如,有些企业虽制定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但存在未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作业实际情况不符、防范措施不具有针对性、监护人与作业人为同一人等情况,究其原因,还在于企业管理能力不足。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8910771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