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森祥水产养殖基地

扬州黄骨鱼养殖条件,促富农业的力量

价格:面议 2022-12-10 11:05:01 1099次浏览

虽然吃的每次很少,冬季三个月吃料的总量或者只和高温季节一个月相当,但是长鱼的重量却超过了高温季节一个月的长肉重量。所以水温对于鱼类的生长是很重要的。如果冬季的营养跟不上,反而会身比较明显,一条鱼身10-20%貌似不明显,但是一亩里面5000斤鱼身500-1000斤将是个巨大的浪费。

黄颡鱼(学名: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鲿科、黄颡鱼属一种常见的淡水鱼。体延长,稍粗壮,吻端向背鳍上斜,后部侧扁。头略大而纵扁,头背大部裸露。吻部背视钝圆。口大。眼中等大。鼻须位于后鼻孔前缘,伸达或超过眼后缘。鳃孔大,向前伸至眼中部垂直下方腹面。背鳍较小,具骨质硬刺,前缘光滑。脂鳍短,基部位于背鳍基后端至尾鳍基中央偏前。臀鳍基底长,起点位于脂鳍起点垂直下方之前。胸鳍侧下位,骨质硬刺前缘锯齿细小而多。腹鳍短,末端伸达臀鳍。肛门距臀鳍起点与距腹鳍基后端约相等。尾鳍深分叉,末端圆。活体背部黑褐色,至腹部渐浅黄色。沿侧线上下各有一狭窄的黄色纵带,约在腹鳍与臀鳍上方各有一黄色横带,交错形成断续的暗色纵斑块。尾鳍两叶中部各有一暗色纵条纹。

背鳍条Ⅱ-6~7;臀鳍条16~20;胸鳍条Ⅰ-7~9;腹鳍条6~7。鳃耙13~16。 [4]

体长为体高的3.1~4倍,为头长的3.6~4.5倍,为尾柄长的6.2~7倍,为前背长的2.5~2.6倍。头长为吻长的2.9~3.2倍,为眼径的2.9~3.8倍,为眼间距的2.1~2.6倍,为头宽的1.3~1.4倍,为口裂宽的2~2.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1~2倍。 [4]

体延长,稍粗壮,吻端向背鳍上斜,后部侧扁。头略大而纵扁,头背大部裸露;上枕骨棘宽短,接近项背骨。吻部背视钝圆。口大,下位,弧形。颌齿及腭齿绒毛状,均排列呈带状。眼中等大,侧上位,眼缘游离;眼间隔宽,略隆起。前后鼻孔相距较远。前鼻孔呈短管状。鼻须位于后鼻孔前缘,伸达或超过眼后缘;颌须1对,向后伸达或超过胸鳍基部;外侧颏须长于内侧颏须。鳃孔大,向前伸至眼中部垂直下方腹面。鳔1室,心形。鳃盖膜不与鳃峡相连。鳃耙短小。

黄颡鱼仔鱼孵出1~3天,体长5.0~8.0毫米,从自身卵黄囊吸取营养,行内源性营养。4天以后卵黄囊基本消失,体长8.1~9.0毫米为仔鱼开口摄食阶段,主要摄食轮虫、小型枝角类及桡足类幼体,9.0毫米l以上仔鱼完全以外界食物为食,行外源性营养。全长13.1~14.00毫米的仔鱼,随鱼体生长,口径增大开始摄食大型枝角类及桡足类和一些原生动物。全长15.1毫米以上的仔鱼,则开始摄食更大的动物,如摇蚊幼虫及寡毛类等。所以黄颡鱼仔鱼摄食的变化规律为轮虫(小型枝角类、桡足类幼虫)一大型枝角类(桡足类)一摇蚊幼虫(寡毛类)。

店铺已到期,升级请联系 15923987592
联系我们一键拨号13627228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