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仔猪腹泻十分普遍,30Kg以下的仔猪,全年平均发病率为46.5%,死亡率10.3%,在养猪业中危害居首位。仔猪腹泻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导致饲料报酬低,仔猪成活率下降,生产缓慢,生产发育停滞(僵猪),甚至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预防和防治措施,提高仔猪成活率已经成为广大养殖户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1、细菌性腹泻及对策
原因: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等。
(1)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类传染病,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有仔猪黄痢(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和仔猪白痢(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仔猪黄痢,多发生于1周龄内(3-7日龄),以剧烈腹泻,拉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为主要临床症状,发病急,病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仔猪白痢,10-30天的仔猪易感,拉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糊状粪便,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2)仔猪副伤寒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主要多发生于1-2月龄仔猪,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急性型常呈败血症变化,皮肤有紫红色斑点;亚急型或慢性型表现为肠炎、消瘦和顽固性下痢,粪便恶臭,有时带血。
(3)仔猪红痢由C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引起,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以1-3日龄新生仔猪多见。发病仔猪由于肠粘膜炎症和坏死以排出红色稀粪为特征,病程短,死亡率高。
对策: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可选用沙星类药物、庆大霉素、阿莫西林等。
2、病毒性腹泻及对策
原因: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和轮状病毒等。
(1)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厌食、呕吐、严重腹泻、脱水为特征。多发生于春、冬季,能迅速传播各种年龄的猪,日龄越小,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10日龄以内仔猪病死率接近100%;2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12-24小时会出现呕吐,继而出现严重的水样或糊状腹泻,粪便呈黄色,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恶臭,体重迅速下降,仔猪明显脱水;2-3周龄的仔猪,死亡率10%以内。断乳猪感染后2-4天发病,表现水泻,呈喷射状,粪便呈灰色或褐色,个别猪呕吐,在5-8天后腹泻停止,极少死亡,但体重下降,常表现发育不良,成为僵猪。5周龄以上仔猪的死亡率很低。有些母猪与患病仔猪密切接触反复感染,症状较重,体温升高,泌乳停止,呕吐、食欲不振和腹泻,也有些哺乳母猪不表现临诊症状。
2)猪流行性腹泻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生,日龄越小,症状越严重,哺乳仔猪死亡率达50%-100%。本病多发生于寒冷的冬季,临床特征为呕吐、水样腹泻、脱水。病毒存于病猪的肠绒毛上皮和肠系膜淋巴结,随粪便排出后污染环境、饲料、饮水、交通工具及用具而污染。 (3)猪轮状病毒病主要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寒冷潮湿的季节。主要侵害8周龄以内的仔猪,初生仔猪感染率高,发病严重。10~20日龄仔猪症状轻,当环境温度下降和继发大肠杆菌病时常使症状加重和死亡率增高。临床特征为精神不振,食欲减少,不愿走动,仔猪吃奶后迅速发生呕吐及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糊状,黄白色或暗黑色。脱水明显。
对策:病毒性疾病主要是疫苗预防,根据本厂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免疫程序。一旦发病,立即隔离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防治疾病的扩散。
如有需要,欢迎致电山东潍坊艾斯德生物:400-153-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