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的优秀“人生老师”
8月19日,学院学生处召开专门会议,就做好学院2008-2009学年及今后学生管理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和要求。集团执行董事李孝轩、督察部总监秦宏康,学院党委书记任久华、副书记陶国胜,学生处处长谢开勇出席会议。学生处副处长陈大宽主持会议。
会上,集团执行董事作了主题为“做学生的优秀人生老师”的讲话,强调我们的辅导员并非只是简单的管理学生的老师,而是学生的“人生老师”,并从明确使命、保持传统、创新方法、赢得认可四方面,就做好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将学生管理工作做出特色等方面,对院学生处及全体辅导员老师作了工作指导,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使命
爱因森是一个具有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地方,在爱因森的整个发展历程中,我们始终强调、谈论最多的也是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坚持以“帮助学生成功”为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始终把教书育人与管理育人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育人、在管理中育人、在活动中育人、在环境中育人、在服务中育人,教会学生过硬技能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品德,要通过及时、正确的引导,科学、严格的管理,教会学生对待学习、生活、人生要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执行董事指出,来到我们这里的学生,之前成绩一般都不大好,而且很多学生在中学时都被定位为“捣蛋分子”,但是脑子都比较灵,现在他们来到爱因森,我们就有责任通过良好的引导和教育,科学、严格的管理,充分发挥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帮助这些看似不大可能有成就的学生去实现他们的理想和目标,这是放到我们全体辅导员老师肩上的重任,也是我们大家价值的最大、做好体现。
二、保持传统
通过九年的发展,我们在很多方面已经形成了优良的传统,体现在辅导员队伍的工作上,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辅导员老师是爱因森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学习、特别能创造的队伍。
其二、辅导员老师对待学生要特别有耐心。在辅导员老师们眼里,学生就如同自己的子女、弟妹,大家要耐心地呵护、引导、教育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改进。
其三、辅导员老师要特别有爱心,特别能关心学生。“学生生病,辅导员坚持陪护”、“遇有突发事件,辅导员第一个来到学生身边”……这样的事情在爱因森不甚枚举,凭着爱心,凭着对学生的关心,我们的辅导员老师也会深得学生的信赖与喜爱。
其四、对学生要严格管理与要求。基于部分学生生活与学习习惯较差、厌学情绪较重、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及激烈的社会竞争认识不足、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没有较明确的认识、适应能力差等特点,辅导员老师务必要始终坚持“严是爱、松是害”、“严师出高徒”的管理,“严格”与“专业”并举,着力打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适应能力及其他“职业人”的特质。
其五、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辅导员老师要坚持以“随时、随地、随人、随事”的“四随”教育原则,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只要看到学生有不良表现,就要立即制止、教导,看到学生有好的表现,就要立即表扬、鼓励。
执行董事指出,希望广大辅导员老师务必一直继承和发扬我们的这些优良传统,坚持“只须安分、莫问出行”的做事态度,认真、负责、科学、严格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并做出特色。通过一系列学生管理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学生活动等措施切实培养学生养成守纪、听话、服从、吃苦耐劳、角色定位准确的良好习惯与能力。
三、创新方法
有好的做事态度,还需辅之以好的工作方法。学生的前途和命运耽误不得,这是我们大家的共识,加之学生管理工作事多且杂乱,要做好、做精每一个细节,务必要创新工作方法,争取多方面全力的保障与支持:
其一、组织保障。一个组织,最大、最有价值的作用的体现就是让一个个平凡的个体在一起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来。辅导员队伍是我们爱因森教职工团队里最可爱的群体,学院在组织上要给予充分的支持,学院自上而下各级管理干部的管理务必要往前靠,要多到一线指导工作,要坚决反对“没有大事不要来找我”的官僚作风及“大事不出就行,小事放一放”的不负责任的态度,要预防大事、抓好小事、切实解决、处理好每一件事情,发自内心地把“帮助学生成功”作为一切工作的至上目标,各级组织要主动、积极贴近辅导员队伍,为大家提供最大、最及时的支持与帮助。
对于此,执行董事要求:一是上自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副书记、处长、副处长,下到一线全体辅导员老师都务必要发自内心地去切实帮助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二是各学生科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自开展种类繁多、特色各异的学生活动,在各学生科中间积极营造互相竞争、互相赶超、互相学习的良好工作氛围;三是要求各学生科要安排特定时间召开内部会议,增强辅导员老师间的交流,每月评选优秀辅导员进行表彰激励,同时对每月工作无方法、能力稍差的辅导员进行及时帮助。
其二、制度保障。教师、学生、资金等是一个大学发展的重要资源,制度则是确保这些资源高速运转的纽带。我们要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促进我们教育事业的无限发展上来,靠的还是好的制度。同样的,学生管理要出实效、出水平、出特色,也得靠制度。而制度的制定,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而言,就是要将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情况的解决办法、处理标准书面化、程序化、系列化、模式化、制度化,要做到每一项学生管理工作都“有法可依”、有成熟的“法”可依。
制度方面,执行董事要求:一是学生处在开学阶段必须做到每周召开一次全体辅导员会议,交流思想、讨论问题、共同设计学生问答题目及统一说辞,完善各项制度;二是要求把一些普遍性的学生问答题目及说辞尽快下发所有辅导员学习并落实;三是针对学生欠费的管理,今年原则上不允许欠费,但视特殊情况对家庭确实十分贫困的学生一定要给予帮助,但学生处必须做好家庭情况调查,对那些恶意欠费的学生,发现查实,一律严惩;四是要抓紧教导室建设,学院的教导室必须达到星级标准,要在最好的环境里让我们受教导的学生接受良好的感化和教育。
其三、用人原则。一支优秀的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和辅导员队伍是成功打造优秀学生的关键。在用人方面,我们将始终坚持爱因森一贯的用人原则:认同爱因森文化理念,能力强的——重用;认同爱因森文化理念,但能力有所欠缺的——带着用;对爱因森文化理念认同度低,但有事业特质的——暂用;对爱因森文化理念认同度低,又没能力的——坚决不用。同时,我们也将延续以往的人才选拔机制,鼓励、支持那些态度好、上进、勤奋、好学、有能力的辅导员及基层管理干部,通过培训、学习、竞聘得以晋升,为学生管理遴选最优秀的管理干部及辅导员老师。
这方面,执行董事要求:一是要求各级管理干部、全体辅导员老师要分析总结自己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优势所在,找到最恰当、最适合教育管理学生的工作方式方法,只要不违背法律法规、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方式方法大家都可以大胆尝试;二是要求大家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务必要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坚持“一碗水端平”的工作态度,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三是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养成和表现优秀的师德师风、师言师行,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四是要及时改进工作方法,要学会“抓两头、带中间”、“公开表扬批评+私下交心沟通”的工作方法,要积极树立威信、树立自信,对那些屡教不改、冥顽固执、情节恶劣的学生当开除就坚决开除、决不手软,对于那些各方面都表现优秀的学生、学生干部则要多给入党、留校等机会,坚持“冠军中选拔冠军”的标准选拔优秀学生,树立榜样和典型。
四、赢得认可
着力打造“学生认可、家长认可、社会认可、上级认可”的学生管理特色,是我们爱因森一直的目标与要求,缺少某一方的认可或者某方面做得不到位,都证明我们的学生管理还存在不足之处。
其一、要赢得学生认可。爱因森以“帮助学生成功”为己任,一系列的工作都紧紧围绕帮助学生的成长、成才与成功展开,因此,学生的评价与反馈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对我们工作优劣的最直接、最真实的关注与反映,也是同学们需求与愿望的最集中体现。在这些方面,学生是理所当然的最具发言权的群体。学生处、辅导员要密切关注同学们的需求与反映,高度重视大家的意见与建议,及时、高效地帮助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要知道,同学们的问题的解决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提升,学生的认可即是对我们各项工作的最大肯定。
其二、要赢得家长的认可。家长把自己的子女交给了我们,就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对于这份宝贵的信任,我们最好的回报就是切实做到父母般悉心呵护、教育、管理好这里的每一位学生,并要通过打电话、写信、邀请来校参观座谈等方式多与家长们沟通交流,让其知晓自己的孩子在这里的生活、学习状况,知晓爱因森的发展,知晓孩子们的未来出路,更重要的是接受家长们对我们工作的反馈与督促。
其三、赢得社会的认可。爱因森向来高度重视学生“职业人”素养与能力的培养,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从入校之日起就树立同学们的就业意识、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的职业操守、职业技能,通过三年时间,把他们培养成为踏实、勤奋、吃苦耐劳、上进、敢闯敢干且具有一技之长的社会人;一个最朴素的愿望就是毕业后我们的学生都能顺利找到工作、找到较好的工作;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正是用人单位想要、社会所需、所喜欢、会重用的人才。我们务必要积极树立“教育、管理好每一位学生,都是受社会所托,受用人单位所托”的观念,用心用力拉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评价与我们人才培养、管理之间的距离。
其四、赢得上级的认可。与公办院校相比,爱因森的教育教学,强调实用为上,兼抓理论积累。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在重视学生“职业人”素养与能力培养、重实用的同时,也当要讲求科学、讲究理论水平,做到赢得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教授的认可,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肯定与激励。
会议最后,执行董事强调指出,学生管理,是爱因森各项工作中重中之重的部分,是最能出成效、出特色的部分,同时也是任务最为艰巨的部分,希望我们学生处全体管理干部及辅导员老师要上下一致、密切配合,在“四个认可”上多花时间、狠下功夫。大家在深知我们的使命与传统的同时,要认清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不断创新方法,勇担“职业人”培养要求,做学生的优秀“人生老师”。